近期,青岛港(601298.SH)在资本市场表现亮眼,股价稳步回升。截至3月20日,收盘价为6.17元/股,较发行价4.61元/股大幅增长33.8%;市盈率(PE)为10倍,市净率(PB)为1.1倍,估值仍处低位,较港口行业平均水平仍具显著优势。
作为中国北方第一大港口,2021年,青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.68亿吨,集装箱吞吐量2371万标准箱,外贸吞吐量位居中国沿海港口第二位。2021年,青岛港实现收入161亿元,归母净利润39.6亿元,盈利规模和盈利能力稳居港口行业前三甲。2021年,青岛港净资产收益率(ROE)为11.7%,居港口行业第二位。
2020年度及2021年度,青岛港派发末期股息分别为每千股262.2元(含税)、256.4元(含税),分别占当年可分配利润的52%、50%,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。
近年来,青岛港抢抓机遇,依托“一带一路”、RCEP、山东自贸区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等政策持续赋能;依托强大的集装箱吞吐量规模、高效的港口作业服务、领先的技术创新应用,位居世界一流港口前列。青岛港经营业绩和投资吸引力不断提升,连续三年获得中国证券“金紫荆奖”,揽获“中国百强特别贡献企业奖”、“最佳上市公司奖”、“最具投资价值奖”等重量级奖项,资本市场认可度日渐提升。
生产经营创新发展
借助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的历史机遇,近年来,青岛港已建成世界上装卸效率最高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,世界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、45万吨级原油码头及储罐、管道、堆场、仓库等配套设施,不断完善外贸集装箱进口货物“船边直提”和出口货物“抵港直装”服务模式,创新“套泊热接”作业模式,成为全球集装箱和大宗散货枢纽港口,承担起中国13%的原油、7%的铁矿石海运进口任务,综合实力、经营效益显著提升。在2022年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中,青岛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最优等次;在马士基、长荣和海洋网联船公司全球服务排名中持续位居榜首,港口综合实力不断跃升。
智慧绿色港口引领潮流
青岛港自动化码头首创“氢动力+5G技术”,自主研发A-TOS系统(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);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了60.18自然箱/小时,第九次刷新世界纪录;全球首创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,自主改造全国首个全系统干散货智慧绿色码头;聚焦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,扩大清洁能源应用,建成全国首个港口加氢站,“氢港”建设不断提速,先后荣获国家环境友好企业、全国首批“绿色港口”等荣誉称号。
未来,青岛港将不断推进港口发展提质增效,坚持陆海联动,海向增航线、拓中转,陆向开班列、拓货源,提速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建设,为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、世界一流企业作出更大贡献!